江西房地产网

与知识同行 与万物合一

解析浅谈老龄化背景下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引言:

近二十年来,全球老龄化问题严重,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众所周知,老龄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现象。2022年,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世界上60岁以上的人口大约有6亿,预计到2050年将增长四倍。我国2022年有大约1亿老年人,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23亿,其中老龄化人口高达我国总人口的20%。受此影响,我国的家庭制度发生了变化,家庭规模在缩小,而居住区的老龄化人口却在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众多因素的交织限制了老年人群体在公共空间,尤其是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进入和使用,减少了老年人群体从公共领域中获得福利的机会,不利于社会整体的稳定和谐发展。鉴于此,本文基于老龄化背景下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需求分析结果,试图提出一种老龄化背景下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准则和有效策略,以期为行业人员的研究和城市规划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老龄化背景下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需求

研究表明,安全利用公共领域的能力对人们的福祉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促进身心健康、社会凝聚力、公民身份、文化和人类福祉的关键因素,在缓解压力和集虑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充分规划和设计的居住区公共空间在社区恢复力和社会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老龄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居住区公共空间规划和设计,有必要从老年群体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出发,分析老龄化背景下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需求。

1.1老年群体的生理特征需求

老年人身体生理特点主要为慢性生理衰老,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感知能力的退化,老人对蓝色和绿色视觉会减弱,区分颜色的能力下降,并且老年人听力也会减退,这些都对老年社交空间的尺度、形式等方面有影响。其次,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功能变化减退,老人的逻辑思考力逐渐减退和记忆衰弱,很多老人的记忆中往往只记得一些年轻的事情;最后,肌肉和身体骨骼控制系统发生变化,肌肉活动强度和骨骼控制力不断下降,所以老年人常常因摔跤而容易造成骨折⑶。由于这些老年人身体生理功能上的下降,他们对日常生活周围环境的安全需求也就会有一定的不同:首先,安全需要: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衰退,感知和神经系统处于衰退阶段,这些体能的变化往往引起他们对健康更加注意和渴望。其次,对安静声环境的特殊需求:老年人因自身听力水平下降,多数都喜欢安静的环境,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好处。最后,无障碍活动需求:由于很多老人长期身体不便,更要为老年人自身提供一个安全室外活动环境,方便老年人自由进行日常户外活动,要充分考虑到标识是怎样引起老年人注意和理解。

1.2老年群体的心理特征需求

老年人由于衰老而导致的生活变化是困难的,再加上不尽如人意的生活条件,导致自尊心低下、压力大、抑郁症状和焦虑。焦虑和情绪不稳定等都是常见的一种负面情绪现象,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导致患有老年抑郁。因此,在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中,需要针对上述老年人的群体心理特征,强调由此诞生的心理特征需求。具体来说,在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中,要强调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安全感,在具体的设计中应高度关注老年群体因快速衰退的生理机能而导致的安全感缺失;要强调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归属感,在具体的设计中应高度关注部分老年人对团体或组织的融入的渴望,提升老年群体在居住区的归属感;要强调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邻里感,在具体的设计中要考虑到邻里关系对老年人的积极影响和相关干预,提升老年群体对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依恋感;要强调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隐私感,在具体的设计中要考虑到老年人作为独立个体的隐私需求,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给予老年人独立的个性空间,以满足老年群体的隐私要求。

1.3老年群体的行为特征需求

在实际中,老年群体进入和使用居住区公共空间的驱动因素,除了受到老年群体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影响,还会受到老年群体行为特征的影响。随着老年人生活质量和消费能力的提高,现代老人生活方式比以往更丰富。依据老年群体进入和使用居住区公共空间的活动方式,可以将老年群体的活动区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集成活动区域、成组活动区域和个人活动区域

2、老龄化背景下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准则

在持续的社会老龄化过程的广泛背景下,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空间安排、法规和决策的灵活性是关键;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灵活性与多功能、健康和绿色区域的存在,以及包容性、可达性、社会互动和包容性、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对话有关。在前文需求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准则。

2.1简单舒适的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准则

有大量研究说明了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好处,包括加强社会包容、增强归属感和改善心理健康。研究还表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密集使用可以促进旅游和娱乐活动,从而刺激当地经济。因此,良好的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城镇的形象和身份,还可以提升它们的竞争力。相反,不仅会降低整个公共领域的质量,还会降低城市整体形象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公共空间在城市和地区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发挥着箪要作用:能源转型、气候适应、循环经济和流动性,需要调整现有域市地区的公共空间,而由于高度城市化,公共空间变得越来越稀缺。与此同时,机会之窗出现了,因为许多公共基础设施都处于生命周期的尽头,即将被更换。在老龄化背景下,大部分老年人行动不便、视力下降,因此,良好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除了考虑到整体的规划所需之外,还必须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以提供简单舒适的居住区的设计。例如,照明开关都应设在明显的地方。储藏的高度适中,不需攀爬、弯曲就可存放。应急报警器安装在离地不远处,有意外或者问题出现时老人就能及时发出求救信号。

2.2充分包容的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准则

毋庸置疑,人生的任何阶段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有其自身的问题,但由于身体和精神上应对这些问题的能力下降,老年阶段尤其困难。换句话说,老年人口更容易受到健康相关问题的影响,包括心理健康问题。各种研究报告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压力和自卑)比其他年龄组高得多。对于住在城市居住区的老年人来说,更容易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感到无力感,自尊心下降以及情绪和心理困扰。这种观察可归因于身体能力、慢性病的存在、社会经济状况和社会生活方面损失增加的趋势。为此,当代城市规划者为良好的居住区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制定了居住区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的质量标准。该标准分为三大主题:保护、舒适和享受:在安全方面,提倡外出的强制性先决条件,例如交通和事故的安全标准、他人伤害的安全以及不愉快的感官体验的安全;在舒适方面,提供包括步行、站立.坐着、谈话以及玩耍和开展活动的空间;在享受方面,将公共空间定义为具有允许人们作为一个群体共度时光的城市空间,是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的外边界(例如,空间使用体验)到内边界(例如,空间的质量和空间的吸引力)0将此标准与老年群体特征需求相结合,要求在设计老龄化居住区公共空间时,要遵循充分包容的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准则。

2.3满足社交需求的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准则老年人社交范围较窄,如果有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和气氛,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很有帮助。在新型居住区的老年公共空间,要重视老年群体的行为,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休闲和社会氛围,使老年群体能有较多的共同爱好。此外,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要复杂得多,因为他们的经历不断变化。随着听力下降,老年人需要安静,不被打扰。所以,新型的老年居住区不仅要给老人们提供走路和闲聊的地方,还要给老人们提供更为具体化的活动,比如阅读、艺术欣赏等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并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3、老龄化背景下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在环境规划的理论内,居住区公共空间规划和设计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的社会、生态和技术因素促成的,与自然和景观、文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关。将所有这些因素联系在一起的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不仅与适应环境的功能和经济需求的能力有关,而且与在人类环境中发现美的愿望有关。本文据此开发了一个策略框架,该框架遵循老龄化背景下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准则,建议在设计居住区公共空间时执行。

3.1创建绿色生态化的居住区公共空间

毋庸置疑,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福祉的重要决定因素,对于人们的福祉尤为重要。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良好的自然环境提供了一系列生态系统服务,例如改善空气和环境质量、缓解极端温度、减少噪音感知和空气污染物的消耗、增强碳封存和水循环等。在城市环境中,良好的自然环境指代城市绿地和蓝地,分别包含植被和水元素的自然环境,与一系列好处相关,例如提高自尊和情绪,心理恢复、自我报告的抑郁症、焦虑症水平较低和压力,以及更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有关。尤其是对老年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提升而言,城市绿地和蓝地的积极干预价值更高,有助于加强老年群体的身体活动;改善老年群体与周边地区居民之间的社会联系;通过减少压力症状促进老年群体健康恢复。

然而,由于过去的居住区公共空间对绿地和蓝地的认知不足,加之老式居住区的建筑密度比较高,楼间距比较小,整体绿化较少,生态化景观规划不足。因此,大部分的居住区无法提供各种自然特征和休闲机会的景观环境。在老龄化背景下,针对老年群体的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建议创建绿色生态化的居住区公共空间,在满足老年群体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需求的同时,也通过绿色生态化的居住区公共空间,为老年群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提供服务。在具体的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中,建议创建大面积具有娱乐、生态、景观、文化的走廊或开放空间网络,提供一系列绿色基础设施和功能,包括公园、花园、花园广场、开放空间、行道树等,并提供次区域层面的机会。例如,通过铺设或厦盖有抗踩踏植被的路径的移动活动创造了足够的空间;创建老年群体可以相互交互以及与绿色空间本身交互的空间。具体如图所示。

3.2增加针对老年群体需求的空间功能

通常,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定位是由三个过滤器介导的:基础设施之间的相互作用;个人和他人共同的看法和价值观;机构的监管权力和治理。老龄化背景下,围绕这三个过滤器,可以发现现时大部分的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状况极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现有居住区公共空间使用不当,公共空间管理不善;现有居住区公共空间质量低下,规模不足以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现有居住区公共空间的标准和设计方法不当,空间功能缺失。这些问题的产生,大多是由于缺乏对老年群体需求的洞察力,因此,在迸行老龄化背景下的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增加针对老年群体需求的空间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居住区公共空间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居民的个性,特别是他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居民的决策、行动和行为主要受到对周围环境特性的认识的指导。

在进行设计时,缺乏这种意识往往会导致居民缺乏安全感以及对公共空间外观和使用方式表现出来的欠缺。因此,居住区公共空间要用特定类型的边界勾勒出来,并对每种空间的使用划分边界的特征性细节。由此产生的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应该包含一组结构化的物理属性,用于将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各个部分分配给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用户群。例如,针对老年群体的生理特征,在设计居住区公共空间时需要每隔300米设置一些休息区;针对老年群体的心理特征,在设计居住区公共空间时,增加老龄居住区与周围居住区的互动,同时考虑老年人对凌乱图案、色彩的不适应程度;针对老年群体的行为特征,在设计居住区公共空间时,为了方便老年群体的出行,必须确保轮椅能进入所有的公路,步行路线的坡度必须不超过2.5%。具体如图所示。

针对老年群体需求的空间功能设计

3.3提供具体且智能化的多变体验空间

由于目前的规划实践,居住区的公共空间无法满足老年全体的需求。此外,由于对范围广泛的居住区公共场所管理不善,环境质量和健康风险也有所上升。因此,老年群体对公共生活感知质量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文化等层次的共同影响,老年群体的交往活动具有较为强烈的“圈层”,因此,强调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共性需求;由于老年群体的活动范围比较固定,其外出活动时间集中在早晨和上午的08:0070:00左右,同时老人有午睡习惯,所以相对于下午出游时间晚。因此,要强调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规律性需求;由于老年群体普遍喜欢清静的环境,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做些他们塞欢的事情。因此,要要强调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个性需求。

鉴于此,建议在进行老龄化背景下的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时,提供具体且智能化的多变体蛉空间,以此提升老年群体对公共生活感知质量的满意度。例如,健身运动场应分散在居住区就近使用又不扰民的区域。进入场地的通道不要出现明显的高差,不便于老人行走。老人休息区宜种植遮阳乔木,同时要设置适量的木质凳面座椅,整体活动场地不要出现明显高差。

结语:综上所述,居住区公共空间是城市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将城市结构的物理结构与其社会组织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出现是建筑、社会规范、风俗习惯和投资活动相结合的结果。因此,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独特性源于“规划过程”,它通过复杂的社会、政治和技术关系,再加上居民的创造力,形成公共空间的形态。同时,社区的形态会影响公共空间的可能性,对公共空间的可能性和需求都有影响。因此,在老龄化背景下,公共空间设计时必须要提高老年人的居住效果,确保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加舒适安全。

文/杨钺

【关键词】老龄化;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需求;设计准则;设计策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